更新时间:
端午节非遗传承广西博物馆竹编龙舟DIY,感受传统魅力,随着端午节的脚步渐近,节日氛围愈发浓厚。6月9日,广西自然博物馆的科学融合艺术学堂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竹编龙船挂件DIY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参与,现场热闹非凡。
此次活动巧妙地将竹编工艺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相结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更让参与者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博物馆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家长与孩子们一同动手,体验了竹编工艺的乐趣。
竹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现场,20余组亲子家庭共同学习了竹编工艺的历史背景,并认真聆听了捆扎技巧的讲解。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一根根细长的竹条在指尖巧妙翻转,一艘艘独具特色的龙舟挂件逐渐成型。
除了制作竹编龙舟,端午节还有系五色线、挂菖蒲艾草等传统习俗,寓意着避邪驱恶,祈求幸福平安。博物馆特别准备了五色线、可爱的端午挂饰以及桃叶、菖蒲、青蒿、艾草等药草,让整个活动充满了仪式感。
“我们小时候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竹编制品,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很少接触到。”市民黄女士在活动中感慨道,“孩子们亲自动手,更能体会到手工制作的乐趣,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传统习俗,更有意义。”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参与者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传统技艺的复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