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润色广西平陆运河建设进展瞩目,代表通道访谈传递发展脉搏,1月13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了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杨斌、肖远贵、黄可明三位代表围绕平陆运河的建设进展、保护与管理立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与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平陆运河建设进展
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其建设进展备受关注。截至1月12日,累计完成投资476亿元,占总投资的66%;开挖土石方2.7亿立方米,占工程总量的85%。运河全长134.2公里,通航5000吨级船舶,预计2026年建成。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代表介绍,2025年是运河建设的关键之年,计划完成投资170亿元,基本完成土石方开挖和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
二、科技攻关与创新发展
平陆运河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科技创新,5位院士领衔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在运河的培育和应用。例如,首创省水池叠合布置形式,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研发了世界上启闭速度最快的工作阀门;开展国内交通工程最大土石方量资源化利用;国内首创大型水运工程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实施路径。
三、保护与管理立法
为保障平陆运河的安全畅通高效运行,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远贵代表介绍了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的制定过程。该条例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体现广西特色,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百姓增收与经济发展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可明代表介绍了龙门港镇在平陆运河建设中的发展策略。该镇积极整合海产品、旅游资源,打造滨海旅游特色小镇,并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
平陆运河的建设不仅是一条经济大动脉,更是一条民生幸福之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平陆运河必将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