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广西绿色发展绘就壮美画卷,全国生态日见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广西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成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绿水青山不仅是广西的底色,更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
8月15日,广西南宁,绿水清浅,青山如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等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2023年全国生态日广西主场活动,共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果。
活动期间,广西各相关部门发布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的成果,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减污降碳、科技支撑、绿色消费等17个保障方案。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和广西北部湾海上风电重大基地及示范项目方案已获国家能源局批复,标志着广西绿色能源建设的加速推进。
在新能源汽车及材料产业方面,广西形成了从新能源材料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20年翻近两番。同时,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
具体数据和案例
- 2022年底,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6.4%,同比增长15%。
- 清洁能源连续5年全额消纳,全年完成绿色电力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
- 广西印发实施生态保护正面和禁止事项清单60项,出台助力经济发展12条措施。
- 林草领域,广西年均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人工林面积1.34亿亩,活立木蓄积量9.9亿立方米。
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广西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广西以其生动的实践,展现了绿色发展之路的无限可能,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广西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