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聚焦非遗传承,99家国家级示范基地引领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共99家企业和单位获此殊荣。这些示范基地的设立,旨在推动传统工艺的高质量传承与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一、示范基地的认定与意义
根据《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认定99家企业和单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生产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对于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示范基地的工作要求
示范基地需全面落实《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中的任务部署,注重社会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要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强化项目保护力度,提高生产效率。
三、示范基地的支持与动态管理
文化和旅游部将在企业培育、人才培养、资源对接等方面对示范基地予以支持。同时,对示范基地进行动态管理,确保示范基地规范运作。
四、示范基地的复核与命名规范
文化和旅游部每3年对已认定的示范基地进行复核,并开展新一轮认定工作。同时,明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称的使用规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设立,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些示范基地将为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