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非遗传承焕新颜:涠洲岛美食制作技艺火爆春节,春节过后,涠洲岛的宁静被一阵阵美食的香气打破。詹昌彬,这位涠洲米散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节日期间迎来了忙碌的订单潮。他的作坊,成为了游客和市民探寻传统美食的聚集地。
涠洲米散,以其独特的糯米和花生原料,经过六道精巧工序制作而成。当糯米和花生在锅中爆炒,浓郁的香气弥漫整个屋子,让人垂涎欲滴。糖浆、糯米、花生混合压平、冷却切块,脆香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全手工制作的涠洲米散,詹昌彬一天最多只能制作50公斤,但他的技艺已经传承了49年,且在2022年入选北海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春节期间,不仅涠洲米散销售火爆,北海鱼丸、地角肉丸、公馆大小炒等传统美食也备受追捧。公馆大小炒和公馆扣肉的传人杨永操表示,这两道菜肴因其独特的风味,成为了每桌必点的佳肴。地角肉丸制作技艺的传人王智敏,也感受到了传统美食的复兴,他的订单销量同比增加了约10%。
合浦腊肠品牌“丰上丰”的制作工艺去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春节期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为了应对销售旺季,该品牌不得不增加人手,工人数量是平时的三倍多。同样,侨港卷粉、北海虾饼等非遗传统美食也因游客增长而销售火爆。
涠洲岛的美食制作技艺不仅传承了历史,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传统美食的火爆销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力量。在这个春节,涠洲岛的烟火气,点燃了无数人的味蕾,也温暖了游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