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广西大藤峡船闸创新驱动下的航运枢纽,赋能地方经济腾飞,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最新消息显示,自2020年3月试通航以来,大藤峡船闸已累计服务12.3万艘次船舶,核载量超过3亿吨,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大藤峡船闸,作为滇黔桂内陆水运出海通道的关键节点,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助力广西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枢纽工程,助力航运升级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后,库区渠化长度超过100公里,通航等级从原来的3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成为珠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其多项技术指标更是创下了世界或国内纪录,如47.5米高的下闸首人字门,单扇门叶面积相当于2.5个篮球场,被誉为“天下第一门”。
二、高效管理,优化船闸运行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坚持“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船闸运行方案。日均运行闸次从最初的4至6次提升至16至18次,过闸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公司还研发了船舶智能过闸系统,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船舶过闸的精准调度和智能管理。
三、科学调度,保障航运安全
在枯水期,大藤峡船闸通过“航电协同”调度,集中时段加大发电出库流量,有效应对季节性缺水问题,保障重载船舶安全航行。据统计,大藤峡船闸通航四年多来,已连续安全高效运行超1600天,实现零事故、零碍航。
大藤峡船闸作为广西乃至全国航运事业的璀璨明珠,以其创新的技术、高效的管理和卓越的性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未来,大藤峡船闸将继续发挥其关键作用,助力广西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