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从“破题”到“拓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初见成效。“两地经信部门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厅厅长翟刚说,在制造业领域,川渝围绕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协作联动,去年四川、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6%、7.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江苏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也为各经济大省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指明了奋进方向,必将激励各地发挥特色优势、形成干的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主动担当作为,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们有责任、有使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全国大局。
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鼓励“本土生产”,可以助力药物产能更加充足、供应更有保障,尤其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或供应链中断时,可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治疗的连续性。2018年-2024年,仅抗肿瘤一类新药已经获批70个,本土生产PD-1类的药物更是把该类药物的年治疗费用从十几万降到三四万,让更多的基层肿瘤患者能够用得上这些抗肿瘤基石药物,这也符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的初衷。
2025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上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在回答媒体记者关于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上海的高校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工作,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快速变革的当下,高校培养人的具体靶标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培养人的链条也要相应发生变化,链条中最初的一环就是学科专业的设置。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有底气、有动力、有优势。
晨光破晓,照亮雪域高原。在藏历新年这个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里,福利院的银发老人与天真孩童,成为社会目光聚集的焦点。他们的生活点滴看似细微,实则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福祉。近日,记者怀揣着广大市民的深切关怀,走进拉萨市社会福利院,聆听老人与孩童对新年最质朴的感受、最美好的期许,挖掘那些在节日氛围中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