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岩溶地质奇观与生物多样性的完美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的最新消息传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技术团队对大石围天坑群进行了深入的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这一区域不仅是生物多样性宝库,更是岩溶地貌演化的生动教材。
大石围天坑群,位于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拟创建区的百色乐业片区,拥有29个大小不一的天坑,分布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3个。这片区域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更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据调查,大石围天坑群内已知的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超过1400种,其中维管植物1033种,野生脊椎动物403种。云豹、林麝等珍稀动物以及南方红豆杉、掌叶木等特有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技术团队通过资料收集、路线调查和综合研究,详细记录了天坑群的自然地理背景、地质景观特征和地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由于天坑四周陡壁环绕,垂直深度巨大,人为干扰较少,底部植被茂盛,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了完好保存。
大石围天坑群不仅是地质学、旅游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研究岩溶地貌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窗口。这次调查不仅是对这一地质奇观的深入解读,更是对保护这一宝贵遗产的强烈呼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大石围天坑群能够成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的璀璨明珠,吸引更多学者和游客前来探索其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