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两会热议:儿童食品包装标识改革,价格翻倍引关注,随着全国两会期间儿童食品安全话题的升温,有委员提出应通过立法完善未成年人食品包装标识,强调糖、脂肪、盐等关键信息应以清晰醒目的方式标注。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儿童食品标签背后隐藏的真相令人深思。
在南宁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众多儿童食品琳琅满目,如儿童蔬菜小面条、儿童水饺、儿童酱油、儿童奶酪等。这些产品大多标榜添加了蔬菜泥、钙、铁、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声称更营养、更健康。然而,仔细查看配料表,却发现并非如此。
以一款“减盐型儿童酱油”为例,其钠含量高达每10毫升409毫克,远高于其他品牌的普通减盐酱油。同样,一些看似可爱的儿童奶酪,每100克的钠含量高达339毫克,配料表中白砂糖位列第四,盐和糖的含量均不低。
此外,这些儿童食品的价格也普遍高于同类成人食品。以儿童蔬菜小面条为例,一袋280克的面条售价约为10元,而同品牌一袋900克的普通面条售价也是10元。一款标榜“营养种类多”的儿童水饺,300克售价约为26元,而同品牌、同馅料的普通水饺,300克售价仅14元。
儿童食品包装标识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但背后的利益纠葛和价格差异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确保儿童食品的健康和安全,如何让家长放心购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立法和监管的双重保障,才能真正让儿童食品回归健康本质,呵护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