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医保目录大揭秘常用药并非全部退出,这8类药品将不再报销!,引言:近期,有关千余种药品即将退出医保目录的传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那么,这些说法是否真实?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真相?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一、传言不实,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在正常进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医改专家魏子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常用药基本退出医保”的传言是在误导消费者。事实上,各省医保药品目录的确在调整,但剔除范围有限。
二、剔除范围有限,大都能在国家药品目录中找到
据魏子柠介绍,传闻中涉及的千余种药品,大都能在国家药品目录中找到,并不属于要被剔除的药品。需要注意的是,《药品目录》中列出的都是药品的中文通用名,而传闻中则混杂有品牌名、通用名和商品名,两者之间的差异,让谣言有了生存空间。
三、9月1日起,这8类药品不能报销了
目录调整,意味着一批常用药将调出医保目录,以后不能再享受医保报销了。根据《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以下8类药品不纳入《药品目录》:
1. 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
2. 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
3. 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
4. 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
5. 因被纳入诊疗项目等原因,无法单独收费的药品;
6. 酒制剂、茶制剂,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
7. 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
四、7种药品可调入医保目录
有出必然有进。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明确符合相关规定的7种药品可调入医保目录:
1. 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
2. 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药品;
3. 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D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且于2020年8月17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药品;
4. 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
5. 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
6. 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期间,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向国家药监部门补充申请并获得批准,适应症、功能主治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
7. 2019年12月31日前,进入5个(含)以上省级最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
总结: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公众应关注国家医保局公布的相关目录,切勿轻信不实信息。同时,也要了解哪些药品不再享受医保报销,以便在购买药品时作出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