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新春伊始,非遗文化传承不息——探寻广西百色右江上游的麽乜香囊,随着春节的余韵渐渐消散,崭新的征程已在正月初八这一天拉开序幕。在这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祝愿大家开工大吉,所行皆坦途,所遇皆美好,所求皆如愿!
在广西百色市右江上游地区,有一种独特的祈福方式——佩戴麽乜香囊。这个香囊在壮语中寓意着“神”和“母亲”,其名字和造型源自壮族古老的传说——龙与太阳的故事。它不仅象征着守护太阳、拥抱希望,还用于祈求世代平安吉祥。
麽乜香囊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原料处理、布料裁剪、身躯与龙珠制作组装、缝合、装配配饰等多个步骤。香囊内部填充着艾草、檀香、菖蒲等中草药,具有驱蚊虫、怯邪去病的作用。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需要手艺人拥有极高的定力和技巧,以及细致入微的细节处理。
2012年,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麽乜香囊已逐渐成为兼具民族文化价值与实用保健功能的特色工艺品,承载着右江壮族人民的精神向往。
正月初八,祥光满溢。愿这精巧的麽乜香囊守护你新的一年,让平安喜乐如影随形,日子顺遂无忧,幸福常伴身旁!
特别鸣谢:广西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百色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策划统筹:曾俊峰、谢琳琳
本期采写:吴晓雨、陶洁、李彬华、实习生张燕艳、严璐瑶
本期编审:祝萌
视觉设计:吴晓雨、韦若琳
图片:广西云-广西日报、广西日报社
聚焦非遗,品味年味——广西非遗年味金蛇贺岁系列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如冯骥才所说:“大多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是少数身怀绝技的传承者,而春节的传承人却是全体中华儿女。”
“一进腊八就是年”,传统春节的时间跨度从农历腊月底直至转年的正月十五。在这期间,年画、窗花、春联、年夜饭等各种年俗演绎着浓浓的年味,年年岁岁传承的年俗在既定的仪式感中传递着幸福、安康和团圆的祈盼。
广西云-广西日报策划推出《非遗年味金蛇贺岁》系列策划,带你从非遗里一起读懂广西的年味。往期回顾: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①|一进腊八就是年!来碗怀远八宝饭吧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②|腊月十一,侗乡吃刨汤迎新年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③|腊月十五吃白糕,年年高!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④|腊月二十一吃糍粑,五彩”添福瑞气盈!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⑤|腊月二十三吃米饼,岁月福泽长!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⑥|腊月二十四吃粿条,新年好运旺!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⑦|腊月二十七,吃鸡迎福至!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⑧|腊月二十八贴花花,贴上美好愿景!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⑨|腊月二十九,灵山大粽送团圆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⑩|正月初一,烟墩大鼓响吉祥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x246A;|正月初二迎归宁,花帽定情喜相连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x246B;|正月初三,赴一场苗族坡会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x246C;|正月初四尝雁江粉利,大吉大利!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x246D;|正月初五锻银呈瑞彩,八方喜来财!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9326;|正月初六品六堡,茶香绕齿尖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9327;|正月初七捞鱼生,玉脍喜盈盈
在这个充满喜庆和祝福的时刻,让我们共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迎接新的一年!-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