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145只栗树鸭回归自然,广西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见证生命重获自由,9月24日,一场特别的放归仪式在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举行,145只经过救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树鸭重获自由,回到了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
一早,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鸟岛上,工作人员缓缓打开笼盖,成群的栗树鸭仿佛迫不及待地腾空而起。它们或在空中盘旋,或在湖面上自由游弋,时而扎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觅食嬉戏。这些栗树鸭,曾因非法猎捕而受伤,如今在自治区林业局和自治区公安厅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康复并回归自然。
据了解,这批栗树鸭是今年6月由东兴市森林公安局和东兴市自然资源局移送至自治区救护中心的。经过隔离检疫、救护诊治、康复饲养等环节,145只栗树鸭目前已健康良好,达到了野外放归的条件。
栗树鸭,一种典型的游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主要繁殖于我国南方地区,在广西为留鸟。栗树鸭具有独特的半夜行性,主要以植物种子及嫩茎叶为食,也吃小鱼小虾、昆虫等。尽管它们的飞行力相对较弱,但潜水能力却十分出色,潜水时间可达十几分钟。
为了确保栗树鸭顺利适应野外生活,自治区救护中心联合南宁市野保站、大王滩湿地公园管理处开展定期、不定期跟踪监测,实时了解栗树鸭野外生活情况。此外,还在放归的两只栗树鸭身上安装了卫星定位追踪器,通过实时监测,收集栗树鸭活动轨迹、季节运动以及有关生存环境、行为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今后野生动物放归特别是批量放归积累经验。
145只栗树鸭的回归,不仅是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大自然生命的尊重。我们期待,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更多珍稀野生动物能够重获自由,绽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