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课间十分钟:从“圈养”到“释放”——各地积极落实中小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近年来,中小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被压缩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孩子们本应活泼的课间时光,却变成了“圈养”状态。然而,多地教育局已陆续发文,强调要确保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能享受快乐的课间时光。
一、多地政策出台,强调课间活动时间
成都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课间休息一般为10分钟,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或远眺等方式放松。天津市教委也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小学生1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中学生1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
二、各地学校积极响应,落实课间活动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活动、远眺,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中也提到,合理安排中小学课程和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课间和必要的课后自由活动时间。
三、家长诉求得到回应,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
针对家长关注的问题,多地相关部门也予以回应。太原市小店区某小学南中环校区在网友留言后,学校自查并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强调课间活动时让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南宁市衡阳东路学校则开发了一套集体育、艺术于一体的室内课间操,让学生在课间前3分钟有序在教室内体育锻炼,课间操结束后可离开教室自由活动。
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重要时间。各地教育局和学校积极响应政策,确保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能享受快乐的课间时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