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冠头岭广西“千猛日”再现,见证候鸟迁徙壮观景象,随着季节更替,北海市冠头岭迎来了候鸟迁飞的高峰期,这里不仅是广西重要的猛禽持续监测点,更是在近日迎来了今年的首个“千猛日”。这片山海一体的地理宝地,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猛禽在此停歇、补给,成为秋季迁徙的重要节点。
根据2022年的监测报告,冠头岭共有27种猛禽1.4万只在此安全飞越,种类占我国日行性猛禽的40%。其中,凤头蜂鹰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数量近4000只。而截至目前,冠头岭记录的日行性迁徙猛禽种类已增加至33种。
10月25日,北海市冠头岭一只金雕的出现,成为监测志愿者和观鸟爱好者们的惊喜。金雕,这种性情凶猛的猛禽,体长约1米,双翅展开可达2米,在高空中以每小时300千米的速度俯冲捕食。冠头岭三面环海,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区,其地理优势为猛禽提供了理想的停歇和补给场所。
自2010年起,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组织猛禽监测员每年都会来到冠头岭,进行一年一度的猛禽迁徙监测工作。2014年,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美境自然)接手监测工作,监测时间从9月底持续到11月初。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只为目睹猛禽过境的壮观景象。
在监测过程中,志愿者和观鸟爱好者们发现,冠头岭的猛禽数量在10月8日当天突破了1000大关,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千猛日”。主力军是凤头蜂鹰,其次是灰脸鵟鹰,国内少有记录的栗鸢也出现在冠头岭上空。此外,10月21日,800多只红脚隼飞过冠头岭,成为集中过境的猛禽主力军之一。
在鸟类迁徙途中,一些猛禽因饥饿、疲惫、迷路等原因从高空坠落受伤。此时,志愿者会及时进行救护,将它们送至林业部门进一步救助,直至恢复体能重回蓝天。
冠头岭,这个广西唯一的猛禽持续监测点,见证了无数候鸟迁徙的壮观景象。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也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关注和保护这些迁徙的精灵。让我们一起携手,守护这片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