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广西全力推进北部湾大气水分循环观测,打造国际领先区域观测系统,为深化气象科教融合创新,广西自治区气象局近日发布了《北部湾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试验实施方案(2023—2028年)》,标志着北部湾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试验正式拉开帷幕。这一举措旨在解决北部湾地区气候系统观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助力区域气象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
《实施方案》聚焦于北部湾地区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能力的提升,依托北海国家气候观象台一站四平台的功能定位,全面推进监测、预报、服务、信息的一体化。通过构建观测试验站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旨在提升区域气象探测能力,增强极端降水预警、海雾预报预警、台风灾害应急响应以及大气水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该方案明确了2023年至2028年的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包括建立北部湾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系统、提升观测数据质量、研制预报预警服务的大气水分循环业务产品等六个方面的25项具体任务。
北部湾及周边区域作为我国北上水汽通道的关键节点,加强该区域的大气水分循环观测,对于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极端降水预报预警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北部湾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出海口,是我国通往东盟的重要门户,实施该观测试验将有利于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升中南半岛气象探测水平,强化区域气象灾害联防,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至2035年,广西将致力于建成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区域大气水分循环观测系统。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不仅将为区域气象服务能力带来质的飞跃,也将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树立新的里程碑。广西自治区气象局正以实际行动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