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广西绿肥种植焕发新活力,助力藏粮于地战略实施,引言春意盎然,八桂大地绿意盎然。在自治区土肥站的指导下,广西的田野上,油菜花、苕子花、茹菜花、紫云英花竞相绽放,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在展开。绿肥的翻压还田,不仅美化了乡村,更为实现“藏粮于地”战略注入了绿色动能。
一、绿肥种植的复兴之路
广西绿肥种植历史悠久,曾是全国绿肥生产的佼佼者。然而,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绿肥种植面积锐减。近年来,广西将绿肥种植作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使绿肥种植面积逐步回升。2024年,广西绿肥种植面积达328.32万亩,其中199万亩将进行压青还田。
二、科技创新助力绿肥高效利用
自治区土肥站联合科研机构,不断创新绿肥种植技术。如“水稻秸秆-绿肥协同还田技术”和“稻田绿肥高效生产与养地节肥技术”等,有效提高了绿肥的利用效率。据统计,采用这些技术后,水稻平均增产31.19公斤/亩,减少化肥施用3.43公斤/亩。
三、绿肥种植对耕地质量的提升
绿肥种植不仅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还能提高耕地质量。2024年广西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全区耕地质量等级为5.76级,较上年度提升0.01级。
广西将继续推进绿肥生产,重点推广“一年播种多年生”的自繁自生绿肥模式,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供给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绿肥的滋养下,广西的农业发展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