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严防高考诈骗,守护学子梦想起航——揭秘高考常见诈骗陷阱,随着2021年高考的临近,广大考生和家长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然而,不法分子也伺机而动,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和实施诈骗,企图误导考生和家长。为护航学子梦想,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预警,提醒大家警惕高考诈骗。
一、网络诈骗:“高考答案”的陷阱
临近高考,网上充斥着各种“高考答案”的虚假信息。不法分子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2021年5月,安徽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10余万元的诈骗案。
二、考前“占坑贴”,考后“押中题”
考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发布“占坑贴”制造考前获得试题的假象,考后再将其内容编辑到“占坑帖”中,以此进行培训辅导宣传。提醒:切勿轻信这类虚假宣传。
三、作弊器材:断前程的捷径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兜售作弊器材,诱导考生作弊。2020年高考前夕,多地公安机关破获多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扣缴作弊器材千余套。
四、替考代考:恪守诚信,警钟长鸣
网上出现“替考”、“枪手”等广告信息,声称可以找到大学生或往届生替考。2019年12月,两名助考团伙人员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被发现后行贿监考老师,两人分别被判刑。
五、高考招生:正规渠道,杜绝诈骗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谎称掌握高校内部指标等,实施诈骗。2020年5月,陈某某被骗7.8万元,结果人财两空。
六、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谨防山寨版
个别地区和学校的招生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被抢注,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学校网站、公众账号散布虚假信息。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查询核实。
高考是学子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他们的梦想,远离诈骗陷阱。教育部等部门将持续开展“高考护航行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权威信息,助力学子们顺利实现梦想。在高考路上,诚信是金,让我们携手共筑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