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国家层面首度明确预制菜定义,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旨在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预制菜的定义
预制菜,又称预制菜肴,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的预包装菜肴。它不添加防腐剂,通过加热或熟制后即可食用。
二、不属于预制菜的食品
净菜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等主食类产品均不属于预制菜。此外,连锁餐饮企业自行制作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也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三、预制菜加热或熟制的重要性
预制菜的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这意味着预制菜并非即食食品,而是需要经过一定处理后方可食用。
四、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1.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控。
2.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4.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五、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的考虑
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因此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符合消费者期待。
《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预制菜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享受预制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食品安全也是重中之重。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预制菜产业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润色后的文章更加简洁明了,符合文体要求,同时增强了情感表达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