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千年之美,启运新春财源,在春节来临之际,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祈求新的一年财源滚滚。而在许多地区,正月初五被视为迎财神的吉日,寓意着财运亨通。本期,我们将带您探访一项富含文化底蕴的非遗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感受这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银饰之美,苗族匠心独运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苗族银饰以“大、重、多”为美,种类繁多,包括头饰、胸饰、手饰、脚饰和衣饰等,每个类型又可细分为多个种类。例如,头饰就有银角、银帽、银围帕、银发簪、银花梳等。
精湛工艺,多道工序铸就精品
打造一件苗族银饰需要经历熔银、铸型、锻制、錾刻、编织、明矾煮、刷亮、水洗烘干等多道工序。每一件璀璨精致的银饰背后,都倾注着银匠们“惟精惟一”的匠心精神。201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入选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案纹样,蕴含苗族文化精髓
苗族银饰的图案纹样极具特色,多为蝴蝶、龙凤、锦鸡和花草虫鱼等,这些图案不仅展现了苗家人的审美情趣,更表达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崇尚。精美的苗族银饰常出现在苗族的喜庆场合,成为苗家姑娘们喜爱的装饰佩戴品,蕴含着避邪趋正、纳福迎祥的寓意。
非遗传承,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如冯骥才所说,春节的传承人正是全体中华儿女。春节的年画、窗花、春联、年夜饭等年俗,传递着幸福、安康和团圆的祈盼。
《非遗年味金蛇贺岁》:感受广西年味
广西云-广西日报策划推出的《非遗年味金蛇贺岁》系列策划,带你从非遗中一起读懂广西的年味。从腊八到正月初五,每一期都带给你不一样的年俗体验。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不仅是苗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份千年之美,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