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揭秘抗菌抗病毒口罩:市场炒作还是真实功效?——行业专家深度剖析,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在疫情防控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随着疫情逐步进入后疫情时代,市场上涌现出众多抗菌抗病毒口罩产品,引发了广泛的行业讨论和社会关注。那么,这类口罩真的具备其宣称的功效吗?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本文将深入解析,揭开这些神秘口罩的真相。
一、抗菌抗病毒口罩的原理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抗菌抗病毒口罩,主要通过共混、喷涂等方式添加各类抗菌剂,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季铵盐、铜离子/氧化铜、中药提取物等。
二、安全性问题
1. 抗菌剂脱落风险:抗菌剂主要通过粒子共混、粉末/溶液喷涂等方式加入熔喷布层。然而,不同方法及工艺差异可能导致抗菌剂脱落,进入呼吸道带来风险。
2. 抗菌剂毒性:目前对某些含抗菌物质的口罩,需评估脱落后抗菌剂长期吸入的毒理学风险,但相关风险评估还不充分。
三、有效性问题
1. 过滤原理:口罩对细菌、病毒等微小粒子的阻隔主要依靠静电吸附作用和机械阻隔。不同类型抗菌剂及添加工艺可能对熔喷布的静电吸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2. 抗菌/抑菌研究:目前检测方法主要参考常规消毒产品评价方法,但口罩产品使用场景和使用方式与消毒产品不同,该方法不适用于口罩产品。
3. 抗病毒研究:目前尚无明确适用于抗菌抗病毒口罩的抗病毒定义、评价方法和判定准则。
4. 临床有效性:目前申请人主要通过体外试验验证抗菌/抗病毒口罩的降低二次感染风险用途,但尚无临床数据表明该类产品可降低感染率或降低二次感染风险。
国家药监局器械审评中心指出,目前抗菌抗病毒口罩产品在临床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验证的前提下,添加抗菌剂引入新的风险,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产品有效性、安全性仍需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谨慎,切勿盲目追求功能性口罩。
通过本文的解析,相信大家对抗菌抗病毒口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面对这类产品时,我们要理性看待,不能盲目跟风。在追求产品功能性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的力量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