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龙脊梯田:古老水稻耕作见证桂北山区的时代变迁与振兴奇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脊梯田,这片历史悠久的梯田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贫困山区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龙脊梯田的蜕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龙脊梯田:从农耕文明到旅游奇迹
龙脊梯田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曾是村民基本食物的水稻,如今却成为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20世纪80年代,大量梯田因年轻人外出打工而撂荒。当地村民意识到,保护梯田、发展旅游业是村子的出路。2008年,村里组织义务耕种队,延续古老水稻耕作技艺,并与公司合作开发旅游业。如今,龙脊梯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二、乡村振兴:旅游开发助力脱贫致富
大寨村通过旅游开发,于2015年摘掉贫困村帽子。2019年,龙胜各族自治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这得益于精准扶贫方略中的旅游开发扶贫。村民潘德雄曾是深圳打工者,回乡后开民宿、农家乐,年收入达50万元。
三、稻作文化: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
中国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稻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为全人类作出贡献。如今,大寨村已不再种植传统高秆水稻,而是种植迟熟优质杂交稻,产量更高,游客观赏时间更长。
四、传承与创新:龙脊梯田的可持续发展
稻田养鱼、农耕体验、梯田拍照、食品加工,多样化的旅游和生产形式让龙脊梯田焕发出新的活力。村民潘德雄说:“我们用无人机监控水稻生长,保护好梯田成为村里人的共识。”外出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在种好自家田地的同时,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子。
龙脊梯田的蜕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明,以创新思维推动乡村振兴,让更多像龙脊梯田这样的贫困山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