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古老珍稀,生机盎然——广西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宜昌橙,在大自然的神秘面纱下,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大明山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时,意外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宜昌橙。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柑橘界的悠久历史,也为我国柑橘品种改良提供了宝贵资源。
宜昌橙,又名野柑子、酸柑子,隶属于芸香科柑橘属,因最早发现于湖北宜昌而得名。作为中国特有植物,宜昌橙不仅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柑橘物种之一,更对研究柑橘属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据悉,该物种已于2021年9月7日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成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
在大明山保护区,研究人员发现了宜昌橙的身影。与此同时,在贺州姑婆山,也传来了宜昌橙的喜讯。这些古老的柑橘类物种,与如今市场上甜美的沃柑、砂糖橘等相比,果实可食率不高,核大果肉酸。然而,它们所蕴含的优良基因,在柑橘品种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宜昌橙的发现,为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继续关注宜昌橙等古老柑橘物种,为我国柑橘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这也提醒我们,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传承古老物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古老的柑橘物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