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广西全面升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打造“三无三有”智慧监管新模式,食品安全关乎亿万师生的健康,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三无三有”食品安全工作指南,旨在打造无水、无害、无味的学校食堂,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一、建设“三无”厨房,打造食品安全标杆
广西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制定《广西学校食堂“三无三有”食品安全工作指南》,以建设“无水、无害、无味”的厨房为切入点,推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广西已投入4.08亿元专项经费,新建、改建学校食堂,近1000家学校食堂已完成“无水厨房”标杆单位创建。
二、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完善设施设备
根据《指南》,广西将病媒生物防制纳入学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已为2.21万个学校食堂配备病媒生物防制设施设备。同时,广西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AI”监管模式,通过AI抓拍推送有害生物等警示数据,实现智慧监管闭环。
三、提升“三有”服务水平,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三有”即有监管和服务、有营养和安全、有保障和认证。广西已开展128期学校食堂随机查餐厅活动,随机检查284家学校食堂,并通过广西餐安App免费培训10.47万名食堂从业人员。此外,广西通过桂食安平台,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等信息,推进平台与牧运通-桂系统对接,实现食品安全溯源。
四、创新供餐模式,保障学生营养需求
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小学采用自助餐供餐方式,向学生提供营养餐,有效保障学生饮食健康。
广西“三无三有”食品安全工作指南的推出,标志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多方协作,广西正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营养的饮食环境,让广大师生吃得放心、吃得健康。